距离重疾旧定义产品全面停录只有3天了。
前几天,有消息称:某公司的新定义重疾险,相较于旧产品,男性保费贵了15%,女性贵了20%,这是真的吗?为什么呢?
奶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:
特定人群重疾发病率增加
新定义重疾险理赔率高,没有降价空间
风控需要,旧定义重疾险定价过低
新定义重疾险涨价是趋势
奶爸总结
01特定人群重疾发病率增加
保险定价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: 保障成本和储蓄保费。
保障成本即风险保费,主要用于理赔。风险发生率越高,理赔支出越多,保费越贵。
附加保费包括承保成本、经营成本、预留利润。

而重疾险受保障成本和附加保费影响因素更大。
相比线下产品,互联网保险的运营成本低了不少,因而产品定价更低。
至于保障成本,即重疾风险发生率。
不管男性还是女性,从各大保险公司历年的理赔报告来看,理赔率最高的都是癌症。
每10件重疾理赔案件,有7件是恶性肿瘤。
而中青年男女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有所提升。
女性在中青年阶段罹患恶性肿瘤的概率要高于男性,男性在55岁后远高于女性。
而且,无论男女,罹患重度恶性肿瘤的概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

02新定义重疾险理赔率高
从赔付条件来看,重疾新定义将8种疾病的赔付条件进行了优化,使之更加明确、规范,获赔率将进一步提高。
同时,新增了三种轻症,分别为恶性肿瘤——轻度、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和轻度脑中风后遗症。
这三种轻症是对恶性肿瘤、急性心肌梗死、脑中风后遗症这3种核心重大疾病进行科学分级,不仅拓展了保障范围,也会减少理赔纠纷。
这三种轻症,最高只能按照30%的比例赔付。
获赔率提高、理赔更规范,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;部分疾病理赔比例降低,明面上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降低了。

但实际上,保险公司的成本是不降反升。
举个例子:
王先生买了50万保额A产品,患了轻度甲状腺癌,旧定义按照重疾赔付100%,即50万;
而按照新定义的轻症则赔付30%,即15万,合同保障依旧有效,后续还要承担50万保额的重疾赔付责任。
这样一来,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是增加的。
现今各大保司纷纷推出“择优理赔”方案,即现在购买重疾险,将来出险哪个条件更好就按哪个赔付。
换一个角度看,这是保险公司在新旧产品交替之时,所做的短期营销策略。
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占优的,但对于保险公司是增加了理赔成本。
所以在后续新定义重疾险推出时,保险公司就需要从未来投保人身上收回成本。
既然如此,新定义重疾险的降价的几率也就更小了。
03风控需要,旧产品重疾险定价过低
在过去几年里,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导致互联网重疾险的竞争异常激烈。
重疾产品的定价策略也非常激进,很多产品预留的利润较少。
同时,不少保司为了追求快速发展,不断开拓新市场,推出了许多性价比极高的重疾产品。
就比如说,去年上线至今一直处于重疾险第一梯队的网红选手达尔文3号、超级玛丽3号Max等,以其高保障、低保费的优势,迅速俘获消费者的心。
由于需要增加重疾险业绩,同时保司需要积累行业经验数据,才会在一定程度上以较低的价格,推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,让大家短期内吃到行业发展初期的红利。

但长期来看,一味依靠低价占领市场的竞争策略无法持久。
因此,出于对未来的风险控制,保费上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而且,保险公司是长期经营主义,即便新定义的出台提高了重疾的理赔门槛;
但由于之前旧定义产品积攒下来可能会导致赔付的风险,在未来,保险公司仍然需要通过涨价来平衡长期风险。
04新定义重疾险涨价是趋势
从重疾新定义征求意见开始,许多人都认为新定义重疾险的保障也应同保费一起降低。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根据现在已经推出的几款新定义重疾险来看,例如首款新定义重疾险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,保障相对于老产品而言是降低的,但保费却提高了。
而且保费提高,并非是从重疾新定义后才凸显。
从去年开始,各大保险公司陆续取消重疾险保定期的版本,或者产品要捆绑身故责任,已经预示着行业红利越来越少。
因此,奶爸认为,虽然一开始保险公司对于新定义重疾险并不一定会大幅提价,但从整体的风险发生率、保司的长期经营来看,未来长期重疾险费率上涨是必然趋势。
05奶爸总结
现在,重疾险市场进行的这场新老产品大洗牌已经临近尾声了。
从保障内容来看,新旧定义产品各有优势。
但总体来看,旧定义产品略胜一筹。
再加上现在各大保司推出的“择优理赔”政策,旧定义产品的优势也更加突出。
从长期来看,新定义重疾险的价格也会更贵。所以,现在配置重疾险,才是最好的时机。
奶爸保专业保险测评分析,以客观中立的态度,为用户量身定制保险方案,帮您一次选对保障,少花冤枉钱!有保险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在线咨询,奶爸全程为您解答。
微信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
关注微信
客服热线
奶爸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