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起拒赔案例引起热议:
杭州一位女士为母亲投保了一份意外险,后来母亲发生交通意外,导致10级伤残,
申请理赔时,保险公司却以被保人年收入不到10万为由,拒赔了。
有朋友就来问奶爸:这样拒赔合理吗?
事实上,保险公司拒赔并非没有任何依据,因为有些保险产品会问及年收入,收入达不到就无法投保,即使投保了,保险公司也可以不予理赔。
但案例中这款产品没有明确提示有年收入要求,这位女士认为拒赔不合理。
这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投诉或起诉保险公司,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。
只是话又说回来,买个保险为什么还跟收入挂钩?
今天奶爸就来讲讲年收入与投保的这些事。
哪些商业保险产品有收入限制?
买保险为什么要填年收入?怎么填?
奶爸总结
一、哪些商业保险产品有收入限制?
对收入有限制的保险,一般出现在意外险和寿险产品条款中。
例如某款意外险,它的100万保额版本,明确询问被保人的年收入是否低于10万人民币,若不符合要求,则不允许投保。
需要注意的是,意外险要求的这个年收入,是应税年收入,即不包含企业合理避税的部分工资、投资理财、房租收入等无纳税收入项目。
除了意外险,有些定期寿险产品,也会将被保人的年收入与最高可投保额相互挂钩,
例如某款定期寿险,若想要投保100万及以上,被保人的年收入必须≥5万元。
通常有年收入限制的产品,投保时一般会在投保告知中问及,
有些产品的提示更明显,会通过页面弹窗询问年收入,或在填写投保信息时要求投保人填写,
如果不符合要求,则无法投保。
产品问及年收入,除了影响投保外,理赔时还会要求提供相关的完税证明或银行流水记录等材料,颇为麻烦。
那为什么保险公司还会作此要求呢?
二、买保险为什么要填年收入?怎么填?
归根到底,其实是保险公司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。
细说下来,有两个原因:
1、为了防止骗保、出现道德风险
例如文章开头案例提到的意外险,杠杆率非常高,几百元就能买到百万保额,也一直是骗保案的高发区。
这年头,因为穷途末路或贪念,“杀妻骗保”、“自残骗保”、“假造意外骗保”等案例屡见不鲜。
这类骗保的人很多都是在收入低下或欠债等经济紧张的情况下,花很多钱来买保险。
理论上,收入低的人群,是不需要用太高保额来对冲风险的,
要是一个人年收入只有5万,却一下子花2、3万来买高保额的意外险和寿险,
保险公司很难不怀疑是骗保。
设置了年收入限制,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骗保的可能,对被保人也是一种保护。
为了防止骗保和道德风险,除了问询被保人的年收入,保险公司还有一些类似的要求,
例如限制未成年人最高身故保额:
<10周岁,最高赔20万;
10-17周岁,最高赔50万。
再比如,许多医疗险产品还会将部分地区的特定医院列入黑名单,在这些医院就医产生的医疗费,不给报销,
例如北京平谷区、密云区的医院,因为这些地区的医院是骗保重灾区。
2、为了防止投保人冲动消费
有些人买保险很“豪气”,家庭年收入只有10万,但每年的保费就要交5万!
这样豪气的结果是,要么交不起保费、断供这份保单,要么日子过不下去。
二选一,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前者。
奶爸也总说,买保险要量力而行。
保险的本质是保障,是用来转移风险的工具,
科学投保,是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合理配置保险方案,
过于追求高保障而忽视自身的承受能力,那只是本末倒置。
三、奶爸总结
当然,有年收入限制的产品只是占少数,
如果年收入达不到投保门槛,或觉得理赔麻烦,我们可以绕过这类产品投保。
只是日后大家在买保险,尤其是意外险和寿险,要注意是否有年收入限制,以防出现开头那个拒赔案例的情况。
如果大家挑选保险有什么困难,可以扫码关注:奶爸保公众号 进行1对1咨询,现在关注“奶爸保”公众号,回复“官网”,还可以免费领取价值199元的保障大礼包哦,让您买保险变得更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