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什么是返还型重疾险
返还型重疾险,指在约定时间内,没有发生任何理赔,保险公司可以返还所交保费或给付保额的保险。
02
返还型VS储蓄型,有什么区别
返还型重疾险:有人也称之为“储蓄型重疾险”,意思就是有病治病,没病当存钱。到了约定时间如果没出险,钱还是自己的。
储蓄型重疾险:市面上含身故责任、保终身的重疾险,也被称为“储蓄型重疾险”,由于包含终身寿险在里面,所以不管患病还是身故,100%能获得理赔,钱不会白花。
所以,储蓄型重疾险跟是否返还保费,没有必然联系,个别业务员会把含终身寿险责任的重疾险宣传为返还型,实质是通过退保来实现的,并非真正的返还型。
03
返还型重疾险有哪些分类
-
按保障分:
返还后,保障结束:只保一段时间,返还后合同结束,不再提供保障;
返还后,保障继续:比如约定80岁返还,终身保障,即使81岁出险也能获得理赔。
-
按返还金额分:
返还保费:比如总保费7.5万,保额40万,约定80岁返还,那么只能返还7.5万;
返还保额:比如总保费7.5万,保额40万,约定80岁返还,那么80岁时返还40万。
从消费者角度看,当然是能返还保额,返还后,保障继续有效的好。
04
返还型重疾险有哪些优点
“免费”得保障:如果不幸出险,能获得一笔理赔款;如果没发生理赔,几十年后,也可以拿回一笔钱,有病治病,没病返本。
05
返还型重疾险有哪些缺点
保费高:保障相同,如果选择返还,每年保费要多交10%-60%左右;
某款重疾险可提供66岁、77岁或88岁返还保费,越早返还,保费越高。30岁女性投保40万保额,保终身,选择66岁返还,每年保费约1.4万,如果不返还,每年只需8900元左右,便宜50%以上。
保障杠杆低:按以上案例,不管交8900元,还是1.4万元,保障是一样的,罹患重疾都能理赔40万,但如果不幸66岁前罹患重疾,那么多交的5100元就打水漂了,选择不返还更划算。
储蓄作用小:随着通货膨胀,几十年后返还的钱,根本就不值钱了,收益极低。
举例:50年后返还30万,按3%的通胀率计算,只相当于现在的6.8万。
06
返还型重疾险适合谁买
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,就是比普通保险多交了很多保费。保险公司把多交的钱拿去投资,最后把已经贬值很多的本金返还给我们。
返还型重疾险,不管是否出险都能拿到钱,在提供保障的同时,具有一定强制储蓄的功能,适合预算非常充足,对保障杠杆不敏感的人。
07
返还型重疾险如何挑选
保障全面:重疾险最重要还是保障,脱离保障只谈返还,是本末倒置。保障全面的重疾险可包含高发轻症、中症、重疾保障,甚至多次赔付等。
能返保额:返还保费,还是返还保额,仅一字之差,可能拿手到的钱就相差了好多倍,所以优先考虑能返保额的。
保障一直有效:拿到返还的钱之后,有的产品保障结束,而有的可以继续有效,如果之后罹患重疾或身故,还能拿到几十万的保额,所以,建议优先考虑后者,返还后继续有保障。
08
对我有什么影响
保费压力大:同样50万保额,消费型重疾险每年保费只需几千,而返还型重疾险则要上万元。
保额不够高:如果预算不多,勉强购买返还型重疾险的话,保额一定不高,还可能占用家庭过多的保费预算。
多交冤枉钱:如果返还之前就发生重疾或身故,获得理赔后,将不再返还保费,每年为了返还而多交的钱,就打水漂了。
买保险是为了获得保障,即使有多余的预算,也没必要交给保险公司套牢几十年,把投资和保障分开,会更加灵活高效。
除了返还型重疾险,市面上还有消费型重疾险,由于没有返还功能,只关注保障本身,保费可以做到非常便宜,普通工薪家庭在有限预算内,也可以买到高保额。
09
合同条款示例
以平安爱满分19两全保险/附加爱满分19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为例:
满期生存保险金
被保人于保险期满时仍生存,我们按本主险合同及平安附加爱满分19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合同所交保险费之和X150%给付满期生存保险金,本主险合同终止。
上述“所交保险费”按照期满当时的基本保险金额确定的年交保险费和交费年度数计算。
重大疾病保险金
被保险人经医院确诊初次发生本附加险合同约定的“重大疾病”,我们按照本附加险合同基本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。我们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后,本附加险合同终止,主险合同同时终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