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为什么线上保险性价比高,但市场占有率低”?
这样就好比:
蛋糕做得好吃,想要分食的人就会多;分食的人多了,同款蛋糕出的也会越多。
想要赢得更多人选择你的蛋糕,光靠打价格战,赢面不会很大。
同样道理,线上保险想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,光靠性价比是远远不够的。
那都有哪些因素影响呢?
奶爸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原因都有哪些
│线上保险的发展历程
│线上保险推广渠道和触达人群
│线上保险推广模式
│奶爸总结
线上保险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,是有历史渊源的。
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,需要时间去试错、去更新运营模式、去适应市场的发展。
根据线上保险的发展历程和运营模式,奶爸认为主要三个原因。
01线上保险发展年限短、时间和空间限制大
线上保险发展至今,大致可以分为6个时期。
每个时期的探索成果都让线上保险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。
为了方便大家查看,奶爸将线上保险发展历程整理成一个表格。
(线上保险发展历程)
1997年-2000年:萌芽期
萌芽期的线上保险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保险信息的传播,还未开始在线投保。
1997年11月28日,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——中国信息保险网成立;
同年12月,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促成第一份互联网保单;
通过将保险产品上传到网站宣传,成功达成保单交易,也算是通过线上渠道获得保单了。
2000年-2003年:起步期
这个时期里,传统保险公司率先建立官方网站,通过网站投放保险产品信息,并开通在线客服咨询系统。
同时,寿险公司也开始投资独立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,开通在线投保功能。
典型事件有:
2000年8月6日,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国内第一家保险公司官方网站;
同年9月22日,国内第一家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网站——泰康在线,正式开通。
2003年-2007年:探索期
在此期间,保险公司从生产产品、支付与承保通路等方面进行了优化,诞生了保险超市。
2006年起,太平洋保险、泰康人寿、中国人寿改版升级官网;
“线上保险超市”概念上线运营,采用“网络直销+电话服务”保险营销模式。
在保险咨询、售前售后服务、支付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,用户体验好感上升,开始积累人气和信任感。
2007年-2011年:积累期
线上保险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市场细分;
保险中介和保险信息服务网站如:慧择网、优保网、向日葵等开始出现和发展。
但是此时的保险电商规模较小,资源配置也不足,线上保险缺乏政策扶持,发展的速度慢。
在这个阶段之前,线上保险的战略价值无法体现出来,市场份额无法凸显。
2011年-2013年:发展期
在这个阶段,线上保险可依托的网络平台增多了,如:官网、保险超市、门户网站、020平台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等。
此外,保险公司也开始上架更多的产品,为网络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。
销售渠道的搭建、线上线下的配合,使此期间的线上保险信息流通更广,接触到的人群更多。
我们可以看以下两组数据,感受这个时期线上保险的发展:
2012年,电子保单在线保费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;
2013年“双十一”当天,寿险产品总销售额超过了6亿元。
在这个阶段里,线上保险才真正开始在市场份额中分得“一杯羹”,有了存在感。
2013年至今:爆发期(前夕)
虽然2011-2013这三年时间里,线上保险呈现出一片大好态势,但平台的模式主要还是保险公司人员对接用户,没有更多中立的第三方对保险进行解读、引导用户正确对待保险。
不管是网络渠道的限制、还是促使保险观念的改变,在上一个阶段其实还是两大限制。
2013年以后,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形式在加速扩张。
如:微博、抖音、头条、小红书等平台的出现,加速了保险信息在这些渠道的扩散,网民接收到的频次增加,观念被逐渐渗透。
加之一些社会事件、灾害的发生,人们的保险意识在不断地被强化,对保险的接受度变高,
需求也在提高。
通过线上保险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,其实线上保险真正得到发展的时间还不到10年,在保险市场份额抢占中竞争力偏弱。
不过,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,展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会打破,线上保险有望迎来全面的爆发。
那时候,线上保险在市场这块蛋糕才有可能分得更多。
02线上保险推广限制多、触达人群占有限
好的产品、销售的渠道搭建都很重要,但更关键的是要能有效触达用户。
酒香是不怕巷子深,但总要飘出香味让人闻见了才会有客人来。
虽然线上保险在发展过程中顺利打通了多方渠道,获得了推广的权利。
但是,由于此前关于保险的风评一直不是很好,保险是骗人的、保险都是坑这些话题热度一直存在。
所以,很多网站对保险有很多限制,即使允许传播保险相关资讯,内容审核也非常严格。
这就导致保险信息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阻碍,接触到的人群也会比较少。
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:
2000年年初,上网用户仅890万,其中666万用户拨号上网;
2003年,这个数据增长到8000多万人;
2004年-2007年2.1亿人;
2008年-2011年移动端用户为3.56亿人,互联网用户为5.13亿人;
2012-2013年移动端用户达到5亿、互联网用户6亿;
即使2011年-2013年,线上投保的人数从816万人增长到了5437万人,但是相比这个阶段的网民总数来说,占比还是相对偏低的。
产品条款复杂,了解时间成本过高
再者,就保险产品本身来说,保险条款繁杂,约定的各项限制、权益等等都需要去了解、对比,才知道怎么选择。
产品相关信息解读、测评对比,单靠一篇文章是很难去读懂、看透的。
如果兴趣度不高的人看到保险信息推送,可能看了几眼就划过去了,甚至直接就忽略了。
即使有意愿购买的人群,也很少人会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产品、去细看条款。
时间成本过高会导致客户转化率降低。
就像我们很想很想得到一样东西,可是时间久了,兴趣就不那么浓烈了。
信任感不足、了解方式转变
用户看推送的保险信息没看懂,深入研究又太费时间,怎么去解决这个“矛盾”?
当然是寻找更方便、快捷的方式了。
咨询客服,但客服更多的是对于售前投保、售后理赔的流程和问题熟悉。
对产品本身的解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加之,线上保险兴起的时间不算长,很多用户咨询完之后还是会找线下保险代理人进行了解、对比。
而线下保险代理人大多数都会是亲戚朋友等比较相熟的人,信任度比较高。
转为线下咨询后,可能就直接线下投保了。
03线上保险售卖方式侧重不同、主动权受限
线上保险销售方式主要是主动投保为主, 没有过多的前期需求激发。
线上的产品投放一般就是产品测评、合同条款解读以及在线投保通道开设。
客户的来源是消费者通过阅读文章了解到产品,再进行咨询。
由此可见,线上保险是单纯产品信息输出以及咨询通道的开放;
客源的获得,需要准客户主动迈出咨询的第一步,之后才有成交的可能。
在这个销售模式里,保险代理人与准客户之间的沟通,最初是被动的。
而线下的营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:保险代理人主动出击,激发消费者需求。
等待与主动出击,后者的可接触和获取的客源肯定会更广,转化客户的机会也会更多。
自然而然,市场占有率也就越高了。
这也是线上保险需要攻破的获客难题,解决了,市场占有率相信会进一步的提升。
04奶爸总结
保险是买时“无形”而用时“有形”的产品,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,自觉咨询、投保的人目前还是占少数。
高性价比是线上保险进入市场打出的第一张牌,但仅仅靠它去获得大份额市场是不现实的。
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未来的无限可能。
不论线上线下保险市场占有情况怎么样,对于投保人来说,最关键的还是从自身需求出发,关注产品本身的保障、了解清楚条款内容。
买好、买对才是王道。
奶爸保专业保险测评分析,以客观中立的态度,为用户量身定制保险方案,帮您一次选对保障,少花冤枉钱!有保险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在线咨询,奶爸全程为您解答。